about
概况展会集中展示国内外最新的电子商务研发和应用成果、最新的技术和产品以及电商平台、金融支付、物流快递、技术支持、数据服务、精品网货等电子商务全产业链产业,目前展会规模、展会层次、展会成效等各项指标在国内同行业展会中首屈一指,电商博览会多次被评为“十佳品牌专业展览会”,“最具发展潜力展会”,是国内电子商务企业形象展示、新品推介、贸易洽谈、信息传播的首选平台。
2025浙江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于6月21-23日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吸引了亚马逊、阿里巴巴、敦煌网、百度爱采购、沃尔玛、Tiktok Shop、Temu、Lazada、Coupang、Egatee、Kikuu、eMAG、Noon、HKTV、义乌购、网易外贸通、领星网络、美云集、卓雅国际、茁有网、艺路优、Alibaba.com Pay、连连宝、万里汇、空中云汇、趣比汇、万盛赢通、万里牛、孚盟软件、浙江检验、以星航运、米兰集团、西班牙菜鸟、深圳大森林、深圳彩虹捷运、广州兴盟、广州法斯特、中立集团、圣特斯林纺织、发东塑料、鑫江集团、科鲁迪装饰、凡华工贸、雪艺塑业、昊霖乳胶、京帆家具、昊霖乳胶、富霸箱包、欣点通电子、宾悦电器、橡果休闲、拓威户外、畅享户外、悦浪户外、明龙户外、科兹尔休闲、明辉户外、盛源体育、康豪健身、浩悦文具、辅乐德文具、贵康文具、贝乐科技、壹禾玩具等品牌企业参展。三天展期共吸引了11.5万人次到场参观洽谈,同比增长12.7%。其中外商4355人,增长11.9%,分别是来自新加坡、埃塞俄比亚、卢旺达、巴基斯坦、约旦、土库曼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等国家。据统计,展会现场达成意向成交15.98亿元,同比增长12.1%。参展商、采购商共预定酒店房间超20000间。
2026浙江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将于2026年6月23-25日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预设国际标准展位2200个,设丝路电商、农村电商、直播电商、电商新技术应用、电商服务企业、电商产业带、创意商品、柔性供应链等八大展区,预计到会专业观众超过10万人次。
advantage
优势- 01
交易额稳速提升
- 统计显示,2025年1-5月,义乌全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379.82亿元,同比增长11.75%;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736.45亿元,同比增长16.29%。今年,本市还推出“智能230培训计划”,将在2年内免费培训30万名电商智能应用人才,以新技术、新平台不断探索拓展贸易新通道,让电商行业持续向上向好、做优做强。
- 02
网商主体快速增长
- 近年来,义乌抢抓全球数字贸易新机遇,以实体市场为根基,以数实共生寻增量,推动“进口出口、线上线下、境内境外”融合发展。其中以直播电商、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发展带动了相关人才的集聚。截至目前,义乌全市电商经营主体超74.63万户,占全省电商经营主体的29.78%。今年以来,义乌新设电商经营主体6.72万户,占经营主体新设量的四分之三。
- 03
跨境电商高速增长
- 2023年,义乌跨境电商交易额达1211.6亿元,同比增长11.8%。2024年,义乌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400亿元,增速高达15.63%,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24%以上。2025年前5个月,义乌跨境电商交易额已达736.45亿元,同比增长16.29%,预计全年交易额将超过1800亿元,实现"质量与规模并重发展"的转型目标。
- 04
环境氛围不断优化
- 全市网拍摄影、代运营、创意设计、推广、人才培训、第三方仓储等电子商务配套产业,实现集聚发展。电商空间载体不断增加,“镇-园区-村”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共有35个电商产业园,建筑面积超200万方,有164个电商村,聚集各类电商企业超2500余家.
- 05
环境氛围不断优化
- 这些年来,在全省商务部门和跨境电商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浙江跨境电商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出口规模稳居全国第二。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全省通过深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涵养电商发展生态、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服务举措、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合规经营等6方面举措。支持各地根据需求建设内贸电子商务协会、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直播电商协会等行业协会等20多个商圈,全省每年举办服务对接活动500场以上。大力引育品牌营销、财税合规等专业机构,对企业举办行业交流活动给予场地等支持。同时,建立政校企多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各类专业机构参与人才培养、培训,三年累计培训超过10万人次。
- 06
新业态度持续涌现
- 在义乌,直播带货风靡一时,网红经济蓬勃发展,走播、展播、仓播等新模式层出不穷,义乌通过出台政策扶持网红经济和举办直播电商大赛,注重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与应用。YouTube Live、抖音TK等跨境直播新业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进一步推动直播电商的发展,义乌出台了相关行动方案和扶持政策,并启动了“百千万”电商人才培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