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国际博览中心 2025年6月21日-23日 
一季度贫困县农村电商发展实现逆势增长
发布时间:2020-05-12

       带动扶贫增收 农村电商大有可为


       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断加快,在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电商增长的同时还可以助力农村脱贫,助推创业人口增长,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电商实现逆势增长,网络零售额达565.6亿元,同比增长5.0%,高出全国农村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83.2亿元,同比增长49.7%,高出全国农村平均增速11.5个百分点。


       此外,数据还显示,截至3月底,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共有网络电商246.9万家,同比增长7.0%。国家级贫困县网络电商整体复工率在85%以上。据估算,国家级贫困县电商吸纳用工就业超过900万人。


       农村电商区域发展逐步均衡


       对于上述一系列数据,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随着我国农村电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网络渗透率不断提高,农村电商交易总额、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将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农村电商已呈现出区域发展逐步均衡、农村电商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社交电商新模式快速成长、农村电商与跨境电商融合程度加深等特点。”


       不过,部分地方农业产业电商化还存在发展不充分、相关配套不完善的问题。惠农网首席执行官申斌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举例说,如有的地区的农产品还停留在非标品层面,短时间内通过电商平台实现上行还比较困难;有的地区供应链建设薄弱,农产品在通过电商上行过程中存在物流、冷链等配套跟不上的问题,可能导致农产品有人买但货运不出去;此外,在当下电商助农、直播助农等热点活动的拉动下,有些产区在短期内订单突然增加给当地供应链稳定带来较大挑战。


       在洪勇看来,农产品网货化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规模化、品牌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三方面。在规模化方面,因我国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生产规模较低,兼具特色、规模、价值和品牌的农产品较少;在品牌化方面,农村地区一部分网店仍处于初创期的模仿、复制阶段,经营者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缺乏品牌经验;在标准化方面,传统的小规模农户所具备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意识与电商平台产品标准化相矛盾。


       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


       洪勇建议,未来,一方面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具体包括:加强电商扶贫频道建设,完善中国电商扶贫联盟工作机制,组织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活动,推进农商互联,举办农产品品牌推介洽谈会,召开产销对接大会,创新网上展销会,为贫困地区企业提供免费展位,扩大农产品网上销售。


       另一方面,深入开展电商大数据部省共建共享工作,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做好农产品生产的预测预警。“利用电商平台的信息聚集功能对特色农产品提前预售,实现反向定制,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直接对接销售终端,实现产销的智能化匹配。”同时协助贫困地区农产品电商企业申请“三品一标”认证,支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提供客服、美工、物流、代运营等服务,建立农产品分阶段分级标准化体系。


       此外,洪勇建议,进一步推进社交电商、小程序、短视频、直播等电商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如鼓励电商企业为新模式新业态提供流量支持,打造‘微商村’‘快手村’等农村电商聚集区,培育农村网红达人,支持县委书记、县长网上直播带货等。”


       据悉,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把提升电子商务进农村作为重点工作,从三方面进行推进:一是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加快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提升农村电商发展水平;二是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地冷链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物流共同配送,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提升农产品进城效率;三是强化电商扶贫频道建设,推动电商企业与贫困县对接,开展农产品线上线下展销,带动扶贫增收。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客服电话:
0579-85891888 010-67801814
传真:
0579-85297855
邮箱:
web@ecfair.cn
版权所有: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
备案号:
浙ICP备15030753号
技术支持:
创源网络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341号
公司:
义乌市网博会展有限公司
地址:
义乌市工人北路689号外贸商务大厦6楼
在线咨询 展会咨询QQ
604026680
参观咨询QQ
2422768246
官方微信
采购商微信预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