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国际博览中心 2025年6月21日-23日 
  • 市场采购、跨境电商、进口创新,义乌这份《总体方案》明确重点发布时间:2024-12-26

    作为13年前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拥有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是重要的国际贸易窗口。12月24日,《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发布,为义乌最新开启的国际贸易改革明确了重点。《总体方案》提出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改革、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完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5个方面改革任务97项具体改革举措,聚焦“七个先行、两大支撑”。“七个先行”包括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推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提升贸易平台功能,推动完善跨境电商规则,加强内外贸一体化标准建设,创新支持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合作;“两大支撑”则指要素支撑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完善市场采购方式>>>2013年3月,义乌市开始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制订了一系列针对多批次、多种类、小批量无票货物的贸易便利政策。2014年7月,海关总署宣布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正式确立,增列“1039”监管代码。目前,义乌首创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已在全国39个城市复制推广,成为外贸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义乌海关12月19日公布的数据称,今年前11个月,浙江义乌进出口总值达6139.9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出口增长17.4%,市场采购出口贡献突出——同期,义乌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占义乌市出口总值的80.3%,同比增长21.7%。最新公布的《总体方案》提出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改革,明确继续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其核心为适应交易即时化、订单碎片化、物流包裹化等国际贸易新趋势,将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加码进口和跨境电商>>>根据海关数据,今年前11个月,义乌进口719.3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约11.7%,同比增长19.0%,增速超过出口1.6个百分点。根据义乌设定的目标,到2025年,年进口贸易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对义乌而言,这意味着明年的进口增幅要接近30%才可能实现目标。在这样的目标之下,《总体方案》提出,推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通过建立进口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制度,优化清单内商品通关流程,形成既有利于扩大进口又能确保风险可控的进口新模式。与此同时,鼓励义乌对照药品进口口岸增设标准,不断加强药品检验能力建设。支持家电等商品开展平行进口业务。完善进口商品检测和认证服务体系,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实验室建设,支持开展第三方检测结果采信试点。《总体方案》还称,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功能。优化跨境电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出口零售业务(“1210”保税出口业务)流程,促进区内前置仓与海外仓高效联动。推动进口跨境电商线上线下联动发展,加强跨境电商产业链整合,拓展多元化消费场景。允许免税店货物经综合保税区从境外进口,按照现行规定配送。推动综合保税区与商品市场、铁路场站、航空口岸协同联动,发展展示交易、集拼中转、检测研发等功能和业态。近年来,跨境电商成为了全国外贸发展的“黑马”,拥有大量小微民营外贸企业的义乌也显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义乌跨境电商交易额为1172.46亿元,同比增长16.5%。全市有超65万家电商经营主体,其中跨境电商占比达40%。亚马逊、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头部平台在当地设立了区域电商服务中心。通过“全国货、义乌拼、发全球”这类集拼方式出口的电商产品占义乌出口总量的二成多。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魏建国表示,出口接下来的关键还在于国外。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中国的出口需要在海外市场完善海外仓、物流快递等基建,以及加强金融支付、退货、商品检验等综合服务体系的建立。《总体方案》也明确,要构建安全可控海外服务网络。鼓励经营主体布局独立站、线上服务平台等新型商业设施,集成数字营销、尾程配送、售后服务等海外运营网络。整合集拼组货、航运订舱等海运服务资源,发展“门到门”“仓到仓”国际专线。支持依托具备条件的商贸类园区项目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加强国际贸易促进机构建设,支持依托驻外机构等布局海外商贸服务中心。另外,推动完善跨境电商等规则。更好体现中小企业、平台各方意愿和利益,在数据流动、商品溯源、电子签名、争端解决、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快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规则标准相融相通。内外贸一体化和中欧班列>>>《总体方案》提出,要加强内外贸一体化标准建设。建立小商品国际化标准体系,推动“标准进市场”,加快从对标、到对接互认、再到主动引领,以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走出去”。争取开展国家小商品标准制度型开放试点,每年发布一批小商品国际标准。《总体方案》还明确要完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包括创新支持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推进陆、海、空多港联运,深化地区间协同联动,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合作等。其中,支持义乌市在对接国际铁路多式联运规则方面先行先试。允许中欧班列开展锂电池等特殊商品运输业务,制定带电产品铁路运输标准和技术规范。进一步放大“义新欧”中欧班列开行线路多、货源支撑强、运输时效快等优势,提升中欧班列区域集结能力,深化铁路运单物权化改革,创新“全程时刻表”服务体系,实现固定车次、固定线路、固定班期运行,提高货物集散服务效率。在“一带一路”沿线合作上,要深化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拓展直连直通的国际海运航线,推进“丝路海运”建设。织密欧亚国际公路运输网络,加强“一带一路”沿线交流合作。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义乌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3775.8亿元,同比增长17.6%,占其进出口总值的61.5%。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军在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对每项改革制定“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确保《总体方案》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为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探索经验。来源: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第一财经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电商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以“快递的服务、货运的价格”买卖全球 集拼出海,义乌成为全球组货人发布时间:2024-12-25

    随着Temu等跨境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物美价廉的义乌小商品愈发受到海外客户欢迎。但如何让小、散、杂的跨境电商订单货物更快出口、成本更低?近来,敏锐的义乌商人抓住“组货人”这一关键物流环节,以小额订单包裹集拼出海方式,将商品快速送达消费者手中。日前,位于“义乌港”的百纳国际物流公司集拼仓内,16个集装箱一字排开,32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将各种包裹搬入集装箱。“集拼出海,就是将发往同一目的地的货物,拼在一起运出去。”义乌金牌“组货人”、百纳国际物流公司董事长陈勇军介绍,传统一般贸易的散拼出口模式,是一票单证只对应一个客户或一种商品。每票单证的货物要出口,均涉及仓储、报关、清关等十几个环节,每个环节一般由不同服务商来完成,费时又费钱。“‘组货人’货运方式则不同,一个集装箱内的所有货物以‘一票单证’出口,所有出口环节由‘组货人’全权负责。商品通过海运到达目的地后,再拆分给各个客户。”陈勇军介绍,集拼出海贸易方式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发货效率。“通过集拼,我们的商品从义乌到美国运费最低可做到3元/公斤,成本仅是空运的十分之一。”在全国多地有工厂、主营骑行装备的浙江洛克兄弟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吴亭萱介绍,他们公司的商品,90%在义乌完成集货后再出海。海运成本低,但运输时间长,商品派送时效如何保证?对此,吴亭萱说,通过大数据分析,他们会提前1个月在义乌集货,再发到海外仓备货,“客户下单后,海外仓即可一键发货,效率很高。”以“快递的服务、货运的价格”买卖全球,带动“世界超市”义乌外贸增长。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5601.6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跨境电商交易额为1172.46亿元,同比增长16.5%。目前,通过集拼出海的电商产品已占义乌出口总量的二成多。订单多了,“组货人”的服务也越来越精细。前不久,浙江盈和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开辟了“义乌—美国西”集拼快线,并承诺“国内商品7天内完成集货,最快14日送达消费者家中”。“全国货、义乌拼、发全球,集拼出海方式惠及全球消费者、采购商。”义乌市商务局出口贸易科科长黄俊侨说,目前,他们已为930家公司发放全球“组货人”牌照,这些公司的货运量已达义乌出口总量的80%。来源:潮新闻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电商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2024年1-11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发布时间:2024-12-24

    1-11月,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提振消费、促进实数融合,为推动普惠共享的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能。网络零售平稳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1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4万亿元,增长7.4%。其中,实物商品网零增长稳定,增速6.8%,以旧换新、数字产品是亮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油烟机、智能家居系统增长62.7%、22.2%。网络服务消费增长较快,增速18.3%,其中在线餐饮、在线旅游增长48.2%、18.2%。银发族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在线旅游平台55岁以上出游人次增长近2倍。电商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电商数字化赋能产供链,彰显新质生产力创新效能。主要电商平台订单驱动、精准匹配、一站式集采等打造高效协同的数智化产供链,提升中小制造业企业柔性制造能力,助力工业品销售规模持续扩大。据商务大数据监测,1-11月百亿级产业电商平台销售额平稳增长,不断释放发展潜力。“丝路电商”推动互利共赢“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新建金融服务站、国际智库联盟等7个服务载体,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营造先行先试环境。全国“丝路云品”电商周首次举办,中亚风情文旅节、东南亚咖啡节等五个主题活动丰富优质商品供给,助力伙伴国共享中国大市场。11月重点监测电商平台上乌兹别克斯坦糖果、印尼咖啡豆销售额增长102.4%、35.9%。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电商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推动跨境电商持续健康发展,推进海外仓布局建设发布时间:2024-12-23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近日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当前,经济全球化逆风加剧,地缘政治风险持续上升,全球治理挑战增多。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要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巩固拓展全球贸易投资伙伴关系,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对此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底气。 我们的信心所在,一是超大经济体磁吸效应明显。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对世界各国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长期保持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二是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近期,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对与我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给予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三是创新发展成效日益显现。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态势明显,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加速涌现。 做好明年工作,一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拓展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商签形式多样的多双边经贸协定。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质增效和扩大改革任务授权,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二是大力提升外贸韧性。综合运用出口信保、信贷、展会以及扩大海外金融服务等,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推动跨境电商持续健康发展,推进海外仓布局建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推动边民互市贸易、保税维修创新发展,提升外贸海运保障能力,深化外贸产品标准与合格评定国际合作。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三是加大引资稳资力度。扩大电信、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范围,稳步推进互联网、教育、文化等服务业扩大开放。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外资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认真解决合理诉求,加强外资企业权益保护和服务保障力度,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进一步优化免签入境政策,吸引和便利商务人员跨境往来。来源:人民网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电商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中国外贸顶住“压力测试”发布时间:2024-12-21

    重压之下,2024年中国外贸数据仍然可圈可点。面对明年或将更为严峻的“压力测试”,中国已做好准备。据官方数据,今年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7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9%。其中,出口23.04万亿元,增长6.7%;进口16.75万亿元,增长2.4%。在总量稳中有升的同时,中国外贸结构也在优化。如在产品结构上,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更高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速,集成电路出口现已突破万亿元。在市场结构上,除东盟、欧盟、美国等传统贸易伙伴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日益成为中国外贸企业的新选项。前11个月,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明显高于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增速。新业态新模式也在加快发展壮大。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5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3%。国泰货运站常务总裁华马克(Mark Watts)称,全球航空货运之所以明显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国电商业务驱动。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整体趋缓,贸易保护加剧和地缘政治冲突交织情况下,中国外贸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表示,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2024年中国贸易增势良好。但这并不表明中国外贸已高枕无忧。展望明年,中国外贸面临的“压力测试”难度或更甚。一方面,外需回暖势头能否持续存在变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经济增速将维持在3.1%左右,生产率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问题持续抑制着全球经济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换届后,中国会否遭遇更多贸易限制措施,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否将遇到新的挑战和压力也存在不确定性。分析人士认为,重重挑战之下,明年中国外贸或如逆水行舟:不未雨绸缪、主动提质升级,便有可能陷入被动。高层对此有清醒认识。继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相继推出一系列对外贸企业的支持举措后,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根据会议部署,中国将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表示,中国的单边开放政策力度越大,越会从国际层面吸引更多生产要素。从长期看,单边开放政策正在重塑全球化,为全球经济发展创造新条件。张建平认为,中国应推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协同发展,保持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稳健成长。此外,还应积极利用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平台,以及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特别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拓展多元化市场空间,更好应对全球复杂形势。来源:中国新闻网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电商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公布!突破6000亿元!创历史新高!发布时间:2024-12-20

    从义乌海关获悉,今年前11个月,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6139.9亿元,同比增长17.6%,这一数值已经超越了2023年全年5660.5亿元的总量,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出口5420.6亿元,同比增长17.4%;进口719.3亿元,同比增长19.0%,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占全省份额分别为12.8%、15.2%和5.8%,占比分别提升1.2、1.1和0.9个百分点。01> 市场采购出口拉动明显前11个月,义乌市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4350.2亿元,同比增长21.7%,占义乌市出口总值的80.3%,拉动义乌市出口增长16.8个百分点;通过一般贸易进出口1414.0亿元,同比增长7.1%。02> 主要贸易市场保持两位数增长前11个月,义乌市对非洲、拉丁美洲和东盟分别进出口1115.7亿元、1039.3亿元和58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1%、24.6%和24.5%。对沙特阿拉伯、韩国分别进出口146.3亿元、10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2%、20.1%。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3775.8亿元,同比增长17.6%,占同期义乌市进出口总值的61.5%。03> 劳密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近八成前11个月,义乌市劳密产品出口2274.4亿元,同比增长21.7%,占义乌市出口总值的42.0%,对全市出口增长贡献率为50.3%;其中,塑料制品出口611.5亿元,同比增长21.6%;家具及其零件157.3亿元,同比增长48.3%。同期,机电产品出口1980.7亿元,同比增长14.7%,占36.5%;其中,家用电器出口151.9亿元,同比增长36.2%;汽车零配件出口68.2亿元,同比增长33.3%。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90.0亿元,同比增长30.6%。04> 进口消费品占首位前11个月,义乌市进口消费品426.6亿元,同比增长31.4%,占全市进口总值的59.3%;其中,进口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78.2亿元,同比增长22.9%。来源:义乌发布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电商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客服电话:
0579-85891888 010-67801814
传真:
0579-85297855
邮箱:
web@ecfair.cn
版权所有: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
备案号:
浙ICP备15030753号
技术支持:
创源网络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341号
公司:
义乌市网博会展有限公司
地址:
义乌市工人北路689号外贸商务大厦6楼
在线咨询 展会咨询QQ
604026680
参观咨询QQ
2422768246
官方微信
采购商微信预登记